Thursday, December 19

有一处精彩叫历史 2013年12月9-15日 成都九寨之旅(四)穿梭时间的长廊

前一天晚上从饼干制作活动回到饭店时,蓉老师把我拉到她家里去挑选几件外套,这样拍照时才有不同的造型。

哎!谢谢啊!在冬季出游的时候,我不仅是全程同一件外套,我还几乎每次旅行都是同样的那件外套!没办法啊!你要带孩子出门,就要简单上路。如果旅行箱有多余的空间,我宁可多给孩子带一套衣服,以防万一。所以,如果你觉得我身上的衣服很眼熟,你没有看错啦。


我们与蓉老师会合了之后,第一站就到杜甫草堂去。如果我们从正门进去,我们就可以在那里雇一位解说员为我们讲解。但是师傅好像是把我们拉到北门去了,我们也糊里糊涂地在园内乱逛。

一进门,就看到一个遗址。这不是杜甫的草堂的遗址,而是唐代的一个遗址。

我们看了看便走出去了。老实说,我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外面充满诗情画意的的环境倒是十分吸引我。


园子里还有一座万佛寺,也是重建起来的。它的地基很特别,特别到后人还故意把塔原地转个5-10度,让我们通过玻璃看地基。老实说,我依旧没看出一个所以然。




我仍对整个园子如诗如画的环境比较感兴趣。我们还自娱娱人地拍了搞笑照片。
这是丫鬟给小姐斟茶。

这是《甄嬛传》的扮演片段。

这是不成功的“万佛朝宗”造型。



请原谅我们愚蠢的行为和拍照的pose。

终于看到我熟悉的东西出现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我高中时要考的唐诗之一。现在还记得前面几句。

走到这里我们也有点饿了。看到有小小的一个休息站,我们便吃个简便的午餐--迷迭香面包。赞赞赞!!

吃完了,休息够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哇~大雅堂!里面有好些唐宋诗人的塑像。好亲切啊!我一看塑像,就知道他们是谁,简直就好像碰到老朋友一般。


碰到老朋友,就要亲切地合照;来到老朋友的家,就可以继续放肆搞笑。
我是祝英台,带着一个丫鬟和一个书童。

李商隐,你的帽子已经out了。该换一个啦!虽然你不说,但我们心有灵犀啦!我知道的。

哎哟!陈子昂!来,high five!!我这样跟你打招呼的方式是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苏东坡啊苏东坡,你也算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名垂青史的风流人物。来,kiss一个。

李白,月亮在这边好不好!

白居易,你的《长恨歌》可以唱大声点吗?

陶渊明!上次跟你买的菊花很赞喔!

李清照,我寻寻觅觅了很多减肥方法,都没有效耶!你是怎么减肥成功的?分享一下秘诀嘛!

趁着没游客注意时拍完这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照片后,我们赶紧在被管理员轰出去之前逃离大雅堂。呵呵呵!

玩到这里,终于看到杜甫草堂标志性的景点了。


听说这里是多年前张艺谋拍一个成都旅游宣传片的景点之一。有一个女孩在这里拉着风筝跑的画面实在漂亮。我企图来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结果老公说这张照片好像是我在墙角小便~~~什么跟什么呀!!




我们继续走在花草树木间。虽然我一直没正经地在搞笑,可我的心里是在默默背诵一些唐诗宋词,与古人遥遥对话。有那么一瞬间,当年穿着校服的我坐在课室里认真地上文学课的情景在我心头一闪而过。我仍记得当时的我被古人或潇洒、或哀愁、或豪迈、或婉约、或压抑、或痴情的诗歌深深感动。记得当年听老师教苏轼的《江城子》时,老师一讲解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几句时,我竟然低下头偷偷地拭泪。


余光中的《乡愁》也出现了!这也是当年我背起来的一首新诗之一啊!


终于看到了在八月被风吹走屋顶上的草茅的茅屋了!这绝对是后人修建的。但看到诗歌里的茅屋出现在眼前,当年上课时的情景与心情又再度浮现。老师把杜甫那即滑稽又悲哀的狼狈模样描述出来时,我对杜甫是充满同情的。

文学是多么美丽的东西!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穿梭时间的长廊,与古人做心灵的对话。当你发现自己许多所想不通、看不开的事,其实千百年前都已经有人写过了,那此时你的怀才不遇,或少年情愁,或云烟往事,也可以在同一个长廊上与其他人交汇。你不是独自在承受这一切。

离开了草堂,我们搭82号公交车到武侯祠去。

我对《三国》只是略懂,因为我对军事、打仗、斗智斗勇没有兴趣。但诸葛亮是谁,我当然还是知道的!甚至,现在的学生没有看《三国》也知道呀!有一次,我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诸葛亮?学生的眼睛立刻亮起来,说:“知道啊!诸葛亮intelligence 100, strength 就很低了。周瑜比较好!他的intelligence 99,才输诸葛亮一分,可是他的strength 比较高!”

。。。

总结:电脑游戏也可以有教育性的。


我们抵达武侯祠时,天气已阴霾得很,看起来随时都会下雨。就在这快下雨的天,我们看到了最美丽的一个画面!园内的一棵大银杏树,正哗啦哗啦地撒下叶子,简直就是在下雨一般!




我们以¥20租了一台导览机。原本的计划是由一个人听导览,然后把简单介绍给其他人知道。这台导览机可厉害了。它能知道你走到了哪里,然后播放相关的录音。








武侯祠我也没什么好解说的。因为就是看祠堂、看三国人物像等等。我的心,跑到隔壁街去了。

隔壁街是哪里?是锦里!借用网络上找到的几句话介绍锦里: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简单来说,这里就是清朝时代成都的缩影。




这里的建筑和街景是模仿清朝时代的。里面有可看四川变脸的茶楼,也有星巴克;有穿着古装外套卖皮影戏、麦芽糖、吹糖的人,也有抱着吉他在台式民歌餐厅驻唱的青年。

逛街让我们情绪高昂!毛毛细雨绝对不会浇灭我们的热情!

小玩意儿

锦里一景




可爱的三国人物造型泥娃娃。

环保书法--墨水干掉后字也会不见,可以重复使用。不宜用来签合同!


吹糖。看看就好,不要吃啊!除非你不介意师傅的口水和手指印~

锦里街上看到的牌坊

麦芽糖!蓉老师让媛媛转一个,结果媛媛转到了蜻蜓。

卖熊猫造型产品的摊位。蓉老师说不要在锦里这里买,在宽窄巷子后面的街道上有几间批发商店(注:在前往宽窄巷子的路上我们看到几间熊猫产品专卖店,别误会那是批发商店),那里的价格比较合理。问题是你要找得到那条街!否则就在这里买一点吧,免得空手而回。


皮影戏。

锦里另一景。

买杯热热的台式泡泡茶暖暖身子。台式泡泡茶在中国非常流行。用中国式的表达,就是“很火”。

寻找朋友们的名字,买纪念品。

现在来到我最喜欢的旅游景点--小吃一条街!
三合泥。样子很像我们的芋泥。是由核桃、芝麻还有糯米制成的。味道偏甜。我还吃了别地方的三合泥,味道偏咸。看来每家卖的三合泥都是不同味道的!

媛媛说要试试竹筒饭。好吃喔!比我们这里一般的糯米饭还要好吃!味道比较独特,不知是不是因为在竹筒里烹煮的关系。


有点像烧饼的锅魁。又香又脆又酥又好吃,可是非常油腻。天底下的食物都是这样--好吃的一般不健康,健康的一般不是很好吃。唉。

三大炮。简单来说就是八分像我们的麻糬加上特制酱汁。为什么是三大炮?就是师傅在麻糬团里不知怎样拍,让周围的一些铜铜铁铁的器皿震动起来发出“锵锵锵”的声响,然后三粒麻糬就会飞到对面的一个大盘子里。盘子里就是花生粉,跟新加坡的那种一样。然后,淋上一点浓稠的酱汁,就是三大炮了。

对不起,我说得含含糊糊的,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了。我在人头与人头中间大略只瞄到这样。

我们买了小吃,就坐在街道旁的大快朵颐。可是,奇怪呢,为何不多放一些桌子凳子?数量很不够游客坐呢!

这是麻辣鹌鹑。我们一行人没有人有勇气尝试。


上面这张照片左侧,看起来像恐龙头的东西是BBQ兔头。这玩意儿更加没有人有勇气吃。对,我没有写错。兔头就是兔。子。的。头。

我们大概花了1.5小时游锦里吧。看看时间大概是4点半,我们抓紧时间乘计程车到成都另外一条老街--宽窄巷子









相对与锦里,我觉得宽窄巷子的味道太杂了。虽然它是成都真正的老街,可是古早的特色不够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商店的风格根本就是台式的。虽然锦里也很商业化,有点造作(还穿古装叻!),可是它却能让我体验到老成都的味道。

我们找到熊猫商品批发店啦!哇哈哈!!疯狂购物、尽情消费、满载而归!(意思就是买了一堆有的没的。)

古人是这样“停车”的吧?

莫名其妙出现了一个孙悟空!!!!把我们吓一大跳!有个在小巷子洗菜的大婶告诉我们可以跟他拍照的,要¥20。呃,那么贵,算了!我们贼头贼脑地把他拍一下就好了。

我们原本要搭车子到天府广场附近去吃晚餐。蓉老师和她的先生要请我们吃好吃的自助餐!还有麻辣火锅的!可是我们一边走,一边拦车,都拦不到一辆。结果,我们就从宽窄巷子步行到了天府广场。只是可怜媛媛了,她说她走到脚要断了。





蓉老师和她的先生杨溪洋。溪洋是一个美食家、烘培高手、烹饪大厨。真的很厉害!他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知道那道食物是怎么做的。佩服啊!!!!




媛媛在穿梭于梦中的时间长廊。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我们来到了旅程得最后一天。我们坐的是傍晚的班机,还有半天的时间逛逛。

早上我们去了金沙遗址。在那里挖掘到的是青铜器时代的东西。青铜器时代,就大概是商朝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第二个朝代的时候,也就是秦始皇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还没出世的时候。























走马看花逛完了金沙遗址,我们就到春熙路去。春熙路简直就是台湾的西门町。春熙路也是一条古老的街道,在清朝的时候,这里就是成都人的乌节路。喝茶、购物,最赞的地方。







春熙路人山人海,我们都觉得昏头转向。年纪大了,不太喜欢拥挤的人潮。蓉老师带我们去吃正宗的四川小吃。有一家老店,童装街前面的角头(对不起,没有拍照就不记得店名是什么),你可以点一个小吃套餐。共有12样小吃,刚好你什么都可以尝一尝,又不会吃得撑死。蓉老师还特意点了麻辣兔肉让我们尝尝。兔肉是非常健康的肉。它的蛋白质很高,脂肪很少,营养价值也很高。这些兔子都不是宠物,是养来宰杀的。把它们等同于鸡、鸭、猪、羊、牛,你就可以突破心理障碍了。

品尝到的小吃有蛋烘饼、龙抄手、夫妻肺片、钟水饺、春卷、生煎包、紫菜汤、三合泥、白木耳等等等等。这里的制度是你先排队付钱点食物,服务员把食物送到你的座位。这里的客人实在太多了!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等座位,等到了之后才到服务台去告诉他们座位号码。虽然有点麻烦,可是食物好好吃喔!值得的!不要在大家用餐时间去就可以了。



吃完了午餐,我们在Breadtalk买了饮料。走走逛逛,觉得走在那么拥挤的街道实在没趣,就倒回去我们饭店附近的小街道逛逛。是的,你还是没有看错,我还是没有写错,我说的Breadtalk就是新加坡的Breadtalk。只不过那里卖的一个肉松面包要¥7.

我们买了点东西,就回到宾馆了。说再见的时候也到了。媛媛万般不舍,可是还是坚强地把自己写的一封感谢信和卡片送给蓉老师。蓉老师读完了信,眼泪在眼眶打转,可是还是强颜欢笑地说要笑笑说再见,不能哭。媛媛听了老师的话,也拼命忍住泪水。我看到她们这样,已经忍不住拭泪了。

我告诉蓉老师不需要送我们到机场去了。她的烘焙学校还有事要忙,这样一来一往的,实在没有必要。送君千里总需一别,我们就在这里道别吧。媛媛喃喃说了几声她要蓉老师到机场去,可是还是懂事地不再坚持了。

上了计程车,媛媛马上回首望着目送我们离去的蓉老师。等到看不见蓉老师了,她才全面大崩溃,在车上失声痛哭。我们让她玩手机分散她的注意力,可是一到了机场,她又是全线决堤。我让她和蓉老师通电话,蓉老师安抚了她,她才止住了眼泪。在入海关时,她又痛哭一番,说:“我的眼泪自己掉下来。。。”她从离开宾馆到踏入家门,她头到尾念了一万遍“我想蓉老师”。

我非常明白她的心情,也承诺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再去找蓉老师。

蓉老师发了一个简讯给媛媛,我用她的话给这次的成都九寨之旅做总结:

媛媛,今日的离别时为了今后的相聚,分开以后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匆匆的相聚,匆匆的离别,这次短暂的成都聚,像是一场美梦,能当媛媛的老师是很幸福的事。媛媛,我们约好要认真地对待每一天,努力、勇敢、坚强,不轻言放弃,朝我们的目标前进!期待我们下一次相聚!我爱你们!

我们的成都之旅从一个梦想开始,体验到幸福,领悟了平凡,感受到精彩。时间会把历史上没有价值的东西去掉,保留最有价值的部分。我想,媛媛与她深爱的老师的相聚,一定会在她的心中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

媛媛爸爸用相机、我用文字记录这次的旅程,让她长大后还能穿梭于时间的长廊,回到2013年12月的这段时间,重温这一份难以取代的幸福。

蓉老师,谢谢你。

3 voices:

Unknown said...

小孩就是不矯情, 明明想哭,幹嘛笑笑說再見!

想到媛媛的表情,我是眼中有淚,卻面帶微笑。

Shana said...

Haha, Jaimie's sleep pose looks exactly like Zhiyu.

Her kindy teacher looks like an actress leh, very pretty! ^_^

A Little Boy named Dev said...

Dear Blogger of KiNiGu,

You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a research study. The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s conducting a baselin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blogosphere.

While much has been discussed about English blogs, ver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non-English blogs. As part of our study, we are conducting a survey to find out more about Chinese bloggers’ blogging practices, topics of interest and motivations for blogging.

If you are interested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survey, please contact my colleague Mr Sim Jui Liang at sim.juiliang@nus.edu.sg and he will send you a link to the study.

The survey will last 15-20 minutes. Your participation will be an in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first study on the Chinese blogosphere.

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Thank you.


Dr Carol Soon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